9月18日至19日,以“共享太极 共享健康”为主题的2025年太极拳科学大会在太极拳发源地河南理工大学隆重举行。广州华商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周海波博士受邀参会,并于9月19日分论坛作专题报告,分享其在教育强国背景下高校太极拳课程对学生体育素养作用机制的前沿研究成果。

聚焦教育强国:高校太极拳课程的育人价值
作为深耕高校体育教育的研究者,周海波博士的研究紧扣国家教育强国战略需求。其研究团队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与教学实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名学生,为期一学期),系统揭示了太极拳课程对学生体育素养的多维提升机制:“太极拳不仅是身体练习,更是文化传承与身心兼修的载体,”周海波在报告中指出,“其通过动作实践、文化浸润与理念引导,构建了提升学生体育素养的独特路径,为高校落实‘五育并举’提供了有效抓手。”

建言献策:推动太极拳教育科学化发展
针对当前高校太极拳课程存在的内容深度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师资专业水平待提升等挑战,周海波提出三大优化建议:深化课程内涵:融合哲学、医学、历史学知识,拓展文化外延,构建“技术+文化+科学”三维内容体系;创新教学范式:引入多媒体教学、情境模拟、小组竞赛等多元方法,提升学习体验与效能;强化师资建设:加大专业培训投入,引进高水平人才,打造“懂技术、通文化、善科研”的复合型师资队伍。

共襄盛举:见证太极拳科学化新纪元
本次大会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分会等权威机构联合主办,汇聚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等124所高校的500余名代表。大会亮点纷呈:“非遗武术大模型”陈式太极拳数字人发布,标志太极拳迈入“数字传承”新阶段;《武藏·太极拳》大型丛书编写启动,推动系统性学术梳理;八大主题分论坛(含教育传承研究)形成“百家争鸣”态势,北京大学、大连理工、北京邮电等跨学科团队展示前沿成果。
此次大会是太极拳从传统体悟向科学实证转型的里程碑。广州华商学院体育学院将立足大湾区,持续深化太极拳教育研究,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服务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高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