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二冬同志先进事迹
北大教授孟二冬:支教·治学·做人
孟二冬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编
为人师表 品德高尚……………………………北京大学校长、院士 许智宏
用心血做学问 用生命写文章…………………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 温儒敏
燃烧生命之火 点亮希望之灯…………………新疆石河子大学中文系学生 张瑜
从容面对病魔 心底铺满阳光…………………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教授 刘玉村
永不改变的追求永不放弃的爱………孟二冬同志爱人、北大社会科学部副部长 耿琴
学者的本色 英雄的情怀………………………光明日报记者 付小悦
北大教授孟二冬:支教·治学·做人
编者按:今天我们刊登北京大学中文系孟二冬教授在支教、治学、做人等方面的感人事迹。孟二冬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不计名利,在新疆支教期间一心扑在教学一线,表现出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他甘坐冷板凳,十几年如一日潜心做学问,求真务实,在学术上成就卓著。他的敬业精神正是我们的社会着力弘扬的精神,他的学术品格正是我们的社会亟待光大的品格。
“他是一个能坐得住的人,他的心能沉得下来,大千世界的种种诱惑,都动摇不了他对学术的执著追求。”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民盟中央副主席袁行霈先生称赞的这个人,叫孟二冬。
12月11日上午,北京地区气温零下四五摄氏度。年近七旬的北京大学教授袁行霈先生冒着刺骨的寒风,来到北五环外一个北大教师住宅小区,探望与他相识相知25年的学生孟二冬。
今年48岁的孟二冬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前不久刚做完第三次食道肿瘤手术。看着正在接受化疗的得意门生孟二冬瘦削的面孔,袁行霈先生既心疼又欣慰———他为自己的学生一年之中经受了三次大手术的折磨而心疼,也为孟二冬意志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而欣慰!
支教:强忍病痛,坚守讲台楷模 去年春,孟二冬在新疆支教时,病倒在讲坛上。
2003年非典期间,孟二冬在日本东京大学作访问学者两年期满后,回到北京大学。回国还不到一年,当教研室负责人找他商量到新疆石河子大学“对口支援”的事儿时,他二话没说,愉快地接受了支教任务。2004年3月1日起,孟二冬来到石河子大学中文系,进行为期8周的支教工作。 去年3月8日,孟二冬到新疆支教的第二周,他的嗓子开始沙哑。他以为是咽炎,坚持每天上课。可是,他的嗓子沙哑得一天比一天厉害,还常伴着剧烈咳嗽。他去了校医院,每天打针、吃药,仍然坚持上课。同学们发现,课堂上孟老师的声音越来越微弱,后来不得不用麦克风。校领导和老师请他休息几天,等嗓子好了再上课,他却微笑着说:“没关系,我还能坚持。”
除了给石河子大学中文系2002级138名学生讲授《唐代文学》必修课,孟二冬还为中文系教师开设了《唐代科考》的选修课,他把多年研究的心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石河子大学的同行们。此外,他还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与中文系的教师座谈,为推动石河子大学中文学科建设出谋划策。
4月17日,在老师们的再三要求下,孟老师来到当地医院检查。医生立即给他做了“禁声”的医嘱。可是,第二天他又站到了讲台上。
按照支教安排,4月26日是孟二冬给同学们上的最后一课。孟老师嗓子沙哑得更厉害了,并不时伴着阵阵咳嗽。虽然他表面上看起来很平静,但同学们都知道,孟老师是在强忍着巨大的病痛。许多同学的双眼噙满了泪水……下课的铃声响了,孟二冬讲完了最后一课,在热烈的掌声中踉跄地走下讲台。孟二冬以坚强的意志,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完成了每周10学时的教学任务,中间没有休息一天。
下课后,孟二冬来到校医院。诊断结果令他大吃一惊:一个乒乓球大小的恶性肿瘤挤压着他的气管,使他难以发声;挤压着他的食管,使他难以下咽。医生要求孟二冬立即住院。
5月2日,孟二冬被紧急送回北京,在北大医院胸外科进行首次手术治疗,手术进行了近20个小时。
治学:坐冷板凳,做真学问
孟二冬两年前才搬进现在这个90多平方米的新居。此前十几年,他们一家三口一直住在北大校园内的“筒子楼”里。他的爱人耿琴老师说,老孟一直舍不得离开那座“筒子楼”,就是因为离北大图书馆近,去那儿查资料方便。
1980年孟二冬从安徽宿州师专毕业后留校任教,其间有幸到北大中文系进修古代文学,开始师从袁行霈先生。1985年,孟二冬以专业课第一名的成绩考取袁行霈先生的硕士研究生。1988年,孟二冬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初创的烟台大学任教,担任烟台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1991年,孟二冬又考取了袁行霈先生的博士生,1994年毕业后留在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任教。从1994年到2001年初赴东京大学作访问学者之前,孟二冬一直兼任北大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学术秘书,是袁行霈先生的得力助手。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中文系教授程郁缀告诉记者,有很长一段时间,为了完成那部具有重大史学文献价值的专著《登科记考补正》,孟二冬几乎每天与馆员一起上下班,成了北大图书馆古籍善本室最忠实的读者。
《登科记考》是清代学者徐松所著的关于古代科举方面的名作。1994年,孟二冬查找了大量资料,发现此书内容存在大量缺误。于是,他开始对这一著作进行研究和整理。孟二冬花了7年时间,终于完成了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上、中、下三册,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2004年,这部专著荣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并得到我国文学界和史学界的高度评价,认为这是近些年我国文学界和史学界不可多得的一部力作。
写这部著作时,孟二冬翻遍了能够收集到的所有相关古籍。经过大量艰苦的研究,仅科举的人数就比原著增加了一半。他付出了大量心血,得到的稿费却只有3万元。就是这3万元,他还全部换成了著作,送给自己的老师和学生。
袁行霈先生说,做学问特别讲究用第一手资料,孟二冬都是从第一手资料出发,研究功底非常扎实。他洋洋400多万字的研究成果,从《中国诗学通论》到《千古传世美文》,从《陶渊明集译注》到《中国文学史》,都像他的为人一样厚实可信。
孟二冬在北大并不是一个孤例。十几年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为了编写《唐史》,就曾数年如一日地“泡”在北大图书馆古籍善本室里。孟二冬这种甘坐冷板凳、一心做学问的治学精神,正是对北大光荣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受社会上名利浪潮的诱惑,大学里确有一部分老师忙于社会活动,到校外讲课捞外快,还有一些老师热衷于攒畅销书赚钱。凭孟二冬的学问,也有不少地方以高额报酬请他去讲课,但都被他推掉了。他的爱人耿琴说,这么多年,老孟从没拿过一分额外的报酬。
北大新闻中心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赵为民教授深有感触地说,在目前的社会中,功利思想严重,浮躁之风盛行,而孟老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全部身心都扑在教学科研上,甘于寂寞,敬业奉献,这正是目前应该大力弘扬的一种高尚精神。
做人:尺璧不宝,寸阴十金
当得知孟老师患了重病,新疆石河子大学许多师生被他的毅力和精神感动。他教过的138名学生精心准备了一个精致的留言簿,每个学生都写上自己的祝福,寄给了病榻上的孟二冬。
孟二冬在东京大学作访问学者时教过的日本学生也自发地聚在一起,叠了好多千纸鹤寄给孟老师,并集体在慰问信上签名,遥祝孟老师早日康复。
今年国庆节前,新疆石河子大学中文系的同学们自发地捐款2881.40元,托回京休假的北大支教老师带给孟老师。看着同学们一元、一角地凑起来的2000多块钱,孟二冬和他的爱人很感动,但他们一分钱都没动。
病榻上的孟二冬心里一直惦记着新疆的同学们。他知道,那里急缺图书资料,就让爱人去刻录了200张古籍资料文献光盘,准备送给石河子大学中文系的老师和同学人手一张。他还准备让自己的研究生去石河子大学为本科生开讲座,顺便把同学们的捐款捎回去还给大家。
在北大,他所带的研究生们讲起孟老师,个个眼圈红红的。2005级硕士生蔡丹君同学说,就在9月10日孟二冬第三次做开颅手术前一天,她去医院看望他。孟老师从病床上坐起来,语重心长地给这位新弟子上了第一课。从治学到做人,从生活到理想,孟老师娓娓道来,一直谈了一个多小时,根本就不像一个第二天就要做开颅手术的人。蔡丹君动情地说:“我从孟老师身上懂得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学生们的眼中,他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已经博士毕业的曾祥波说:“孟老师为人宽厚,真诚、平等地对待学生。他做事为别人考虑得多,为自己打算得少,为别人做了许多好事也不说。孟老师曾经为我写过几封推荐信,却一直没有提起过,还是别人说起我才知道。”每次想到这些,小曾的心里都泛起一股暖流。
孟二冬病重住院后,每天坚持练习书法,他经常写的八个大字是“尺璧不宝,寸阴十金”。他用《千字文》中的这句话,表达了自己珍惜时间、爱惜生命,要在有限的时光中做更多的事情、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的坚定信念。
袁行霈先生意味深长地对记者说:“孟二冬为人清正刚毅、治学勤勉踏实。他待人诚实,非常值得信赖;做学问一是一、二是二,绝无花架子。”一向以道德和文章的统一来严格要求自己的袁行霈先生,深为自己有这样的弟子而自豪。
孟二冬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编
为人师表 品德高尚
北京大学校长、院士 许智宏
今天,我怀着激动和崇敬的心情,向大家介绍北大中文系教师——孟二冬老师的先进事迹。作为中文系的一名普通教师,孟老师每天从事着高校教师的平凡工作,读书、写作、教书、育人。正是在这普通、平凡的岗位上,他为我们展现了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
孟老师二十几年如一日,潜心学问、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热爱学生,默默地、一丝不苟地履行着一名高校教师的职责。他埋头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在人文学科的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撰写了多部学术著作,其中,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是一部难能可贵的资料性著作,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004年3月,孟老师主动要求加入了北京大学对新疆石河子大学的支教队伍,开始在新疆石河子大学中文系任教。
2004年4月27日,孟二冬教授不幸病倒,住进了石河子大学附属医院,被诊断为食道及气管肿瘤,病情非常严重。孟老师生病的消息传出后,引起了多方关注。他刚回京不久,慰问信便纷至沓来。其中有一本留言册,给人印象很深,那是孟老师在石河子大学教过的100多名学生集体制作的,每人在上面都写了一段话,表达对孟老师的思念与祝福。作为一位普通教师,能得到这么多人的挂念、尊敬和爱戴,是很难得的,也是了不起的。
近两年来,孟老师已接受了三次大手术,但仍以坚强的毅力和乐观的态度坦然面对病痛的折磨,坚持课题研究和指导研究生工作。
作为北大校长,我深深地被孟老师的事迹感动,为北大出现孟二冬这样的优秀教师而骄傲。孟二冬事迹的出现,不是孤立的、偶然的。他是我们党培养出的新一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改革开放以来,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科学事业和教育事业,为孟二冬这样的优秀知识分子提供了成长的环境、锻炼的土壤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同时,孟二冬在深入钻研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深刻领悟到了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百年北大的精神特质。“以天下为己任,与民族共荣辱”的历史使命深深地镌刻在他心中,在他看似平凡的事迹中,生动展示了中国当代知识分子追求真理、甘于寂寞、乐于奉献的精神,教书育人、献身科教兴国事业的爱国主义情怀。他身上所反映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正是百年北大精神在当今时代的浓缩和体现。
为了宣传这种具有时代意义的精神,在2005年4月30日纪念校庆107周年和北京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合并5周年的晚会上,学校特意邀请孟老师和他的主治医生讲述了他们的共同经历。他们的真情讲述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作为我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内容之一,孟二冬同志的事迹被编入《先锋本色——当代北京大学共产党员先进事迹》一书,引起了学生和老师们的广泛关注。
孟二冬老师的事迹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高度评价。2005年12月9日晚,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受胡锦涛总书记委托到孟二冬家进行亲切慰问。今年元宵节晚会上,我见到胡锦涛总书记,他又一次委托我向孟二冬老师表示亲切的慰问,祝他早日康复。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同志对孟老师的治疗特别关注,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向孟二冬老师学习。中共教育部党组及时作出关于向孟二冬同志学习的决定,人事部、教育部授予孟二冬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是对北京大学众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的激励,也是对北京大学全体教师的鼓舞。
2005年年底,我校授予孟二冬老师“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和“北京大学优秀教师标兵”的光荣称号,迅速在全校形成了向孟老师学习的热潮。通过进一步深入学习孟二冬老师的先进事迹,我们深刻体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内涵,感受到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必将激励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员工进一步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作出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贡献。
用心血做学问 用生命写文章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 温儒敏
孟二冬老师是我们的同事,他在北大中文系任教十多年来,是同行眼里认真踏实的学者,是学生眼中宽厚的师长和朋友。像孟二冬这样的老师,在北大并不少,他的事迹唤起我们观察思考校园里学者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精神境界也得到提升。我想,这就是孟二冬的意义。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孟二冬在从安徽宿州学院毕业留校做管理工作时,就抱有对学问的热爱和继续求学的理想,是发自内心的学术追求促使他来北大进修,在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袁行霈先生指导下研修唐诗。1985年他又放弃稳定的工作,考上北大的硕士研究生,从此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所向往的学术事业。1988年孟二冬硕士毕业,到烟台大学任教,分居两地的家人终于团聚,又分到成套的住房,足以安居乐业了,但三年之后他再次告别妻女,第三次到北大,攻读博士研究生。如果没有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孟二冬就不会历尽艰辛,忍受与家人离别的寂寞,放弃优越安稳的生活,一次次北上求学。学问对于孟二冬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他的追求,他的习惯,他的生活方式,也是他的精神境界。1994年孟二冬博士毕业,留校任教,住在校内简易的筒子楼里,生活清苦,但因为离图书馆近读书方便,他自得其乐。有人劝他接受一些校外兼课的邀请,以接济家用,他不为所动,把几乎所有的时间和金钱都花到学问上。学问对于孟二冬是一种乐趣,一份痴迷,是超越了功利目的之后的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
孟二冬做学问是非常认真专注的。他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和其他研究著作,都显示出理论创新与扎实的文献考证相结合的治学特点。其中研究唐代文学与文化的成果,具有开拓性的价值。而在《〈登科记考〉补正》这部书里,孟二冬更倾注了全部的心血。《登科记考》是清代学者徐松的专著,记载了唐代科举制度方面许多重要的史事,历来是研究唐代社会、文化的基本用书。孟二冬发现该书的史实存在诸多疏漏,他要做“补正”的工作。这样一个资料性的冷僻的课题,既不会轰动,也不能赚钱,而要从汗牛充栋的历史典籍中搜寻相关材料,补正前人的不足,那无异于披沙拣金,大海捞针,是非常耗时费事的。但从文化传承与研究的角度说,又是很有价值的基础性的学问。
孟二冬一做就是七年。这七年正是他精力旺盛的时期,他可以把时间和才华用在更容易出成果的研究课题上,或者用于谋求更优厚的生活条件和享受生活上,但孟二冬却把宝贵的年华奉献给了自己的学术理想,不分寒暑和假日,上课之余,他几乎天天到图书馆古籍阅览室翻阅尘封的线装书,看那些古籍胶片,和图书馆管理员们一同上下班,这种甘于寂寞的精神来自哪里?孟二冬在书的后记里说“虽不能偃仰啸歌,心亦陶然”,这种幸福的体验又源自何处?我认为,那是纯粹的学者对学术的真诚与忘我的态度,是在那种求知、求真、求实过程中达到的完美境界,做学问的勇气、耐心和愉悦都来源于此。孟二冬不是为了名誉和地位而从事学术,也不是为了生计和职业去被动完成研究任务,他是在实践一种庄严的学术理想。
2004年3月,孟二冬赴新疆石河子大学“支教”。他在石河子大学任教才两个月,和学生的关系就处得非常融洽,他生病回到北京,石河子大学的学生们自发地捐款,寄来饱含深情的慰问信,其中有的学生动情地把他称作父亲。孟二冬在病床上也惦记着新疆的学生,还让自己的博士生专门到新疆去给他们做讲座,并带去自己花钱买的书籍和资料。
这就是孟二冬。学问对他来说,是一项值得用整个人生投入的事业,是一件痴迷的乐事,是一份完美的精神追求。育人对他来讲,是老师的天职,是爱心的释放,是让自己踏实宽心的本分。他是我们身边普通的教员,然而这种普通当中又有着非凡。孟二冬为师为学都达到了纯粹而高尚的境界。他是那样有爱心,有健全的人格,是一位很“阳光”的现代知识分子。在他身上,体现了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他的确是我们广大教师的楷模。有一批像孟二冬这样有高品格的老师,北大就有了主心骨,就能保持她的精神的魅力,就能更有效地抵制低俗浮华的风气,就能为中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燃烧生命之火 点亮希望之灯
新疆石河子大学中文系学生 张瑜
首都北京、北京大学对于我们来说是遥远的,但又是那么近,因为石河子大学是北大对口支援的学校,北大中文系的谢冕、温儒敏、曹文轩、孟二冬等老师都曾到石河子讲学。
第一次见到孟老师是2004年3月8日,那天是《唐代文学》第一课。中午,我们兴奋得没有休息,提前来到教室。一位身材高大、衣着整洁的老师站在讲台上,面带笑容,目光炯炯有神。上课铃声一响,老师说了一句“同学们好,我是北大的孟二冬,现在开始上课”,没有作更多的自我介绍。
孟老师的声音富有磁性而又底气十足,传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他旁征博引,端端正正的竖行板书,让我们欣赏到欧体正楷的隽永,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神奇魅力。课堂上,我们做了满满一大本笔记,孟老师没说累,同学们已经甩着胳膊喊手酸了。前排的同学争着给老师擦黑板,每次擦完,孟老师就会侧身对擦黑板的同学轻轻地说:“谢谢!”这些镜头都一直定格在我们的记忆里。
我们和孟老师的缘分就这样开始了。以后每个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孟老师要为我们上两节大课。他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研究古代文学的窗户,既感受到唐代文学的恢宏气象,又能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学习如何做人、做学问。一次,他给我们讲“初唐四杰”王、杨、卢、骆的排名次序,从最初的排名方法和理由,到多年来几次排名的变更,最后到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状况。他总是由一个点入手,连成知识线,最后扩展到一个面。
同学们就直接把孟老师的这种方法运用到学习中,老师们在评阅答题时都十分惊喜。孟老师对我们的影响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渗透到了大学的学习中,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效率都得到了提高。
2004年4月26日,是我们全班同学终身难忘的一天,按计划这一天是孟老师在石河子支教的最后一堂课。下午,大家早早来到中文系教室,心情真的很矛盾:我们很想再见到孟老师,想再听一次他的声音;但又不忍心再让他开口讲话,想让他多休息休息。
3点40分,孟老师在中文系杨老师的搀扶下走上讲台。他更憔悴了,但目光依然有神。看着孟老师瘦削的脸,我在心里说着:“还要讲吗?嗓子能行吗?”孟老师在同学们的泪光中开始了最后一课,他后背的衬衣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额头上的汗珠还一滴滴地往下淌。为了让我们听得更清楚,他将话筒贴着嘴唇,但声音听起来仍是细微的。
讲台下面,杨老师红着眼圈,坐不住了,走上台对孟老师说:“孟老师,您的嗓子……”他抿着嘴笑了笑说:“没关系。”孟老师有条不紊地将晚唐诗词逐一梳理,每讲一句话都十分困难,为了吸一口气,他剧烈的咳嗽,好像要把五脏六腑都咳出来。他每咳一声,大家的心就紧紧地揪了一下。前排的同学哭着说:“孟老师,求您不要再讲了!”班长抹着眼泪去夺孟老师的话筒,孟老师轻轻推开他,说:“我还行,马上就讲完了。”
下课后,全班特别静,静得连孟老师咽水的声音都能听见,孟老师侧身向大家鞠了一躬说:“没给大家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很抱歉。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大家要多看些书,都会比我强。”说完,他在黑板上写下他经常用来教导我们的那句话:“板凳应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
孟老师踉跄着走下讲台,杨老师扶着他走出教室。同学们一直鼓掌,我哭了,我旁边的好多同学都哭了,一直到孟老师走出去很久,没有一个同学离开。
孟老师的人格、知识和修养就像深邃无边的大海,一点一滴都在影响着、启迪着我们。今年我们就要毕业了,因为孟二冬老师,我们已经深深地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过了这个夏天,我们班有一百多位同学将成为边疆的中学教师。孟老师用生命之火给了我们温暖和爱,让我们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神圣与伟大,在祖国的边疆,我们将接过孟老师手中的接力棒,在三尺讲台上传递爱与希望!
从容面对病魔 心底铺满阳光
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教授 刘玉村
孟二冬是我们的患者,一位既普通又“特殊”的患者。从我看到他的第一眼起,就被他深深地打动了。
2004年5月1日,我突然接到学校领导的电话,说有一位孟老师病倒在了新疆石河子大学的讲台上。5月2日下午,救护车把孟二冬老师从机场直接送到了北大医院。眼前的孟老师,瘦弱,斯文,一口跟着一口地喘着粗气。看见我的第一句话就是:“给你们添麻烦了。”我把准备好的轮椅推到他面前,孟老师摇摇头,费力但很清晰地对我说:“自己走,能行。”这哪里算是“走”啊,真不如说是在“挪”,他每迈一步都气喘吁吁,但他还是坚持自己走到了病房。
5月3日,影像学检查的结果真让我们吃惊不小:在他的食道中段,长着一个4厘米大小的肿瘤,侵犯压迫了紧邻食道前方的气管,气道被挤得只剩下正常的五分之一粗细。
5月4日早晨,孟老师的病情急剧加重。
他脸色青紫,半坐在病床上,大汗淋漓,浑身上下像被水泡过一样,每喘一口气几乎都要用尽全身的力气。病情的发展容不得我们有半点犹豫,必须马上手术,否则孟老师很有可能在下一分钟就会发生窒息。手术需要气管插管,这是术中唯一的供氧渠道,但是孟老师的气道被食道肿瘤压迫得仅仅剩几个毫米粗细,这样一个小小的缝隙,就算使用婴儿用的导管也很难有完全的把握。一旦插管时碰破了气管壁上的血管,血液瞬间就会堵住气道,后果不堪设想。面对这样的手术病人,没有人心里不打鼓,我们把手术方案讨论了一遍又一遍。当我把一切可能的风险告诉给孟老师的妻子耿琴同志时,她一把握住我的手说:“老孟和我相信你们,你们一定能成功!”
手术前,孟老师只向我们提出过一个请求:“请尽量保住我的嗓子,还要给学生讲课呢!”谁都清楚,对于一个深爱着讲台、深爱着学生的教师来说,失去声音将意味着什么。手术台上,为了保全这根支配声带运动的神经,好让孟老师像原来一样嗓音洪亮,所有参与手术的医生都倾尽了全力。由于肿瘤完全破坏了这根神经,我们不得不把它和肿瘤一起切除。直到现在,每当听到孟老师说话时沙哑的声音,我都会感到深深的遗憾。
肿瘤切除了,缝合完成了,最关键的手术成功了。手术用了整整11个小时,我不得不说,是孟老师面对病魔的勇敢和镇定给了我们非凡的勇气和百倍的信心,让我们与他共同缔造了生命的又一个奇迹。
从北大医院到肿瘤医院,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孟老师经历了胸部、颈部、颅内三次大手术和多次放化疗。他的气管和食管都被切除了一部分,缝合后自然就短了很多,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孟老师的头都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抬起来,吃饭、走路都得低着头,就连想咳出喉咙里的痰液,对他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对于这些,孟老师却始终是一副乐观坦然的模样。记得每当我们走进病房,他都会歪着头,冲我们温和地笑着,然后亲切地说一声“你好”。那一声充满热情的问候,甚至把我们原本有些沉重的心境也带进了洒满阳光的世界里。
孟老师第二次手术后,我去病房看他,当时的他,一身整洁的病号服,脚上却穿着一双运动鞋。他告诉我说出院后要去学车,要去参加中文系的运动会,还想踢足球,让我这个当医生的听听他的这些“康复计划”。
病痛往往带给人们黑暗和沮丧的感觉,但我们面前这位叫“孟二冬”的患者,他的心底却铺满了阳光。即使在他与死神最近的日子里,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孟老师是我们众多患者中一位平凡却能让生命绽放出光彩的强者。虽然一直以来,是我们在为他治病,但是他的精神,他的人格,他的境界,却时刻都在净化着我们的心灵。今天,孟老师仍然在同病魔进行着殊死的搏斗。在这里,我代表医护人员深深地祝福孟老师:愿温暖继续陪伴他的生命之旅,让他能早日回到他无限眷恋的讲台,回到他无限牵挂的学生当中。阳光永远属于他。
永不改变的追求 永不放弃的爱
孟二冬同志爱人、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 耿琴
我和孟二冬1982年结婚,已经共同走过了20多年的人生岁月。
我们是在安徽宿州师范学院念书时的同班同学,交往并不多,但我对他有两点特别的印象:一是运动健将,不仅篮排球打得好,而且跳高、跳远纪录也在学校保持了20年之久。二是他不爱说话,默默无闻却乐于助人,几乎承担了班里所有男生的理发。毕业前的一学期里,他被评为宿县地区的新长征突击手,一张很灿烂的照片一直贴在学校的宣传栏里。毕业后由于彼此理想、信念比较一致,就走到一起来了。1985年,他考到北大中文系,跟随袁行霈先生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新建的烟台大学工作,随后我和女儿也到了烟台。
老孟在烟台大学的一切都很顺利,担任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讲课很受欢迎,发表的文章也时常获奖。1990年暑假,他的导师袁行霈先生到烟台大学讲学,并想动员他考博士研究生。可到了烟台,看到老孟的工作、生活十分红火,学术科研也有所成就,觉得放弃眼前的一切实在太可惜了,就打消了劝说他的念头。但到了年底,袁先生又专门来信说仍想让老孟考博士,希望能收到一个好弟子。而老孟自己也希望能够跟随袁先生进一步深造。于是就参加了考试,并被录取了,这样老孟再次回到了北大。
在老孟眼中最金贵的是书,生活中可以缺这少那,哪怕寒酸窘迫,但书不能少。1994年,老孟博士毕业留在北大工作,1995年,我也放弃了副研究员的职称和三居室,从烟台来到北大,先住在10平米大的筒子楼中。搬家过来时,家具和书装了一辆8吨的大卡车,但房子空间实在太小,只能把书留下来。为了能塞下老孟的书,我们就把书桌的腿卸掉,全部用书做腿。睡觉的床是用两张单人的高低架床拼在一起的,底下一层睡人,上面全部放书,经常担心床会塌下来。学校看我们实在困难,就腾出一间较大的筒子楼,让我们先改善一下,这一住就是8年多。期间有3次分房的机会,但老孟都不愿意搬,觉得这儿离图书馆、学生都比较近,方便他的工作和研究,他的《〈登科记考〉补正》和其他的许多论文都是在这个筒子楼里完成的。
我们结婚20多年来,“惜时如金”用在老孟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他把时间看得极为宝贵,恨不能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看书、写书和教书方面。这么多年来,他没有假期,没有星期天,每天晚上,十二点多才睡觉,早上四点多又起来了。我睡觉前看到的是他坐在书桌前笔直的背影,早上睁开眼,看到的还是那个笔直的背影。这么多年了,老孟实在是太累、太累了。
老孟的成长,是我们党几十年哺育的结果,是北大百年的学术传统培育了他,他既有风骨又充满灵性的品格正是北大精神的浓缩,他是北大几代知识分子中的普通一员,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一个教师应该做的。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因为每个人只有一次,而我们家老孟有两次,他的第二次生命属于北大,属于所有关爱他的人。借今天的机会我向一年多来抢救老孟、关心老孟的所有领导、大夫、老师、同事、同学们表示深深的感谢!我也从心里祝福老孟,并真诚地祝福大家,让我们永远拥有爱心,永远对未来充满希望吧!
学者的本色 英雄的情怀
光明日报记者 付小悦
在我的记者生涯中,曾经多次走近知识分子,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生活,报道他们的事迹。而孟老师,给了我新的震撼,新的思索。在走近孟老师的日日夜夜,在北大、在新疆、在安徽宿州,在与孟老师和他的亲人、学生、同事、医生的交谈中,我们看到了他的许多个侧面:沉静的,活泼的,坚毅的,慈爱的,谦和的,热情的,智慧的,乐观的。这不同的侧面和谐地统一起来,构成了一位新时代大学教授的全貌,让我们触摸到了一位为师者的高尚人格与美好心灵。孟老师是当今时代的一位知识英雄、学者英雄。或许有人会问:一位研究古典文学的学者,一位平凡的教师,缘何能成为英雄?但是,我们的一次次采访确实在日益强化着这样的感受:学者本色亦英雄。
我们难忘在孟老师常去的北大图书馆采访的情形。那个冬日的中午,那个朴实的管理员听说我们想寻访孟老师在图书馆的足迹,放弃了午休,自告奋勇地带领我们来到古籍阅览室,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关于孟老师的一切记忆:他说孟老师总是第一个来到图书馆,最后一个离开,被称为“第一读者”;他说那个靠墙的位子就是孟老师常坐的地方;他说孟老师和管理员们成了朋友,在他到日本讲学时,还给大家寄来了贺卡和礼物。这位图书管理员不善言词,但他一个劲儿地说:“孟老师人品好,所以能成大学问。”在市场经济带来种种诱惑之时,在一些人为名利奔波之时,孟老师却在图书馆日复一日地耕耘着,完成了许多课题的资料搜集工作。这些工作枯燥而费时,没有优厚的回报,没有轰动的效应,却是做学问所必需的基础性功夫。
孟老师就是如此执着于他的事业,无论是对学问,还是对学生。我们难忘孟老师的学生向我们展示的小纸条,那是他夹在学生论文中的,上面写满密密麻麻的字迹,有对文章的建议,有对出处的核实,还有对错字的纠正。他的博士生刘占召说:每到批改论文时,孟老师的家就成了图书馆,到处铺满打开的书,供他随时查找。他的博士生翟景运说:“孟老师很少批评学生,但在治学方面对学生要求却是一流的严格。如果一个导师在学生论文的每一页都夹上了写得密密麻麻的纸条,就凭这一点,谁还能不严格要求自己呢?”
一个冬日的清晨,我站在未名湖畔。燕园生机勃勃,博雅塔神圣庄严。散步的白发长者拄着拐杖从我身边蹒跚走过,晨读的年轻学子捧着书本从我身边匆匆走过。那一刻,我仿佛蓦然间更加懂得了孟老师的情怀。在三尺教坛之上,在著书立说之中,在为人处世之间,孟老师在传授着有形的知识,他更在传递着无形的信念:在我们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在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融合中,在文化的深厚蕴涵与生命的火热激情的深情相遇中,一位师者能够体现出怎样的博大、尊严与热情!那一刻,我也仿佛看到了在生生不息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知识英雄的精神脉络。季羡林先生曾说:中国知识分子最可贵的就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它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正是孟二冬这些当代知识英雄,他们的心血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宝库,他们的创新推动着社会的前进,他们的成果恩泽着亿万人民,他们的精神永远闪耀着光芒!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上,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征程中,有了这样的学者英雄,我们的国家就一定更有希望,我们的未来一定会更加辉煌!